2021/02/02(3434.6)(80.8)(16)
(2021年攝影瑣事)Viltrox
24 F1.8....這顆小鴨從去年年底發表就開始注意的鏡頭.....到了昨天終於到小鴨的手上了.
小鴨是在一月二十五號下的訂單.....經過了大概一個星期....終於到了小鴨的手上.
由於小鴨是搶最新發表....還有額外的折扣算是挺讓人開心的.
小鴨手上這一顆大概是在去年十一月二號所生產的第一百三十八顆.....到底是不是小鴨也不知道.....只是從鏡頭編號來去猜測....
如果猜對的話....Viltrox應該是對這顆鏡頭的銷售數量很有信心....才會那麼早就開始生產然後拖到一月底才開始銷售.
昨天由於有一些事情讓小鴨沒有拿出來測試,只有單純的開箱摸摸外觀.....
到了今天總算是在下班之後拿出來散散步.....
尺寸,七十五點四乘以九十二點四,重量四百四十五克.
對上
尺寸,七十乘以八十五,重量三百四十克.
如果從規格上面來看,其實這一顆鏡頭算是很重的鏡頭....
不知道是不是Viltrox的習慣....之前的85 F1.8一代鏡頭也是挺重的....
小鴨之前還沒注意到....一整理資料才發現,這顆一點八光圈的鏡頭....其實沒有比Sony原廠的一點四鏡頭輕上多少....
讓小鴨不禁開始懷疑.....這顆鏡頭會不會也推出一個減肥的二代版本?
讓小鴨開始覺得....單純以攜帶性來說....Sony的24 F1.4 GM真的是無敵的存在阿.....
光圈大一級,尺寸卻沒有大上多少.
對比上七十五點九乘以一百一十五,重量六百四十五克的Samyang 35 F1.4....
小鴨發現長度才是小鴨一直覺得那顆鏡頭搭配起來很大的原因....
看來長度只要不超過一百毫米....小鴨可能都會覺得還好可以接受.
撇開這點來說,鏡頭本身的質感非常的好.
整體的設計語言大概就是Sony的第一代E鏡頭的設計語言,有點接近Sony 28 F2跟Sony 55
F1.8ZA再另外加上一個光圈環的感覺.
而更新鏡頭韌體方面也很方便....只要使用USB Type C就可以解決....
不像Sony得要把韌體放在記憶卡中再用相機當載體....
而小鴨之前擁有的Samyang鏡頭組更需要買一個額外的工具來幫忙更新韌體....
從這一點來說...真的非常方便.
而且韌體推出的時間也很快速....小鴨剛好閒逛到Viltrox的網站....然後已經做完一次韌體更新.....雖然小鴨是還不知道有什麼差異就是了....
鏡頭的修正檔也在同一時間放在網站上面供用戶下載.
從這兩點來看,小鴨是挺滿意的.
晚上出去拍照使用起來.....對焦方面挺讓小鴨開心的.
之前看網路上的影片有提到Viltrox的光圈環不大好用....
由於是無段式光圈,很容易誤觸....
小鴨手上這顆24 F1.8也仍然是無段式光圈.....用起來有一點點的不習慣.....如果是有段式光圈小鴨會比較推薦.
最少也可以減少誤觸的機會.
Viltrox大概是有聽到之前的使用者抱怨的問題,這次光圈環把最小光圈跟機身控制的光圈檔位距離拉遠一些,同時讓它變的比較緊....不過實際上效果如何....還得多用幾次才知道.
小鴨帶出去夜拍.....
整體用起來....邊角失光比較嚴重.
散景方面,洋蔥圈出現的很明顯,代表這顆鏡頭的玻璃在研磨方面還有提升的空間.
不過話雖說如此....小鴨回去看Samyang 35
F1.4的散景...居然也是類似的結果....看來最少在這個級別的非日系鏡頭廠商用的研磨機台可能都是一樣水平的?
散景上面,即使是在畫面中央....光點也不算完整的圓.....沒想到Minolta的七片圓型光圈葉片在這裡可能表現還是會比這顆九片光圈葉片的鏡頭來的好?
小鴨大概改天再拿一顆Minolta鏡頭做類似的測試.....小鴨保證不拿135 F2.8 T4.5 STF出來.....
由於是夜拍,小鴨可以說是一路上都用最大光圈來拍攝.
色散的問題在最大光圈很容易察覺.
邊角失光也比較嚴重.
星芒也算不上銳利....理論上應該是十八道的星芒....
對上強光.....耀光也是比較明顯,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產的鏡頭的特色吧?
老是讓小鴨有種回到一九七零的感覺.....
自動對焦系統還不錯,只是拿來拍微距的時候有時候會有假對焦的狀況....
雖然只出現過一次,不過也算是讓小鴨印象深刻.
不過雖然說了這麼多缺點....小鴨還是挺喜歡這顆鏡頭的.
畢竟....昨天看到了Sony FE 50 F1.8的抗耀光之後....
價錢跟Sony FE 50 F1.8差不多的Viltrox 24 F1.8....突然變得可愛很多.
而在掛機上面也會比Sony 20 F1.8 G來的舒服一點.
畢竟....20mm拿來散步真的有一點點太廣了.....
雖然那是一顆只要拿出來就讓小鴨很放心的鏡頭.
拿來跟Minolta MD W.Rokkor-X 24 F2.8相比....其實長了不少.
即使Minolta MD W.Rokkor-X 24 F2.8裝上了轉接環....還是比Viltrox 24 F1.8來的短....
這點還真的讓小鴨有一點始料未及.....
不過當看到兩顆鏡頭的口徑居然一樣的時候.....就知道高折射鏡片大概就是這個年代的顯學了.
不然沒辦法把兩顆光圈差了一級光圈的鏡頭搞到口徑居然一模一樣.
口徑方面就真的看得出時代的進步了.
接下來.....Tokina不會也跟著推出類似的鏡頭吧?
不過接下來的Viltrox 35 F1.8小鴨會跟著購入嗎?
檯面上的選擇有Sony原廠的35 F1.8,Sigma 35 F2,永諾的35 F2跟Viltrox即將推出的35
F1.8,還有老是被小鴨遺忘的Samyang 35 F1.8
把五顆鏡頭拿來對比一下....
Sony的放大倍率最好有到零點二四倍的放大倍率,有對焦切換功能配上功能按鍵,價錢是一萬七左右.兩百八十克
Sigma的放大倍率則是零點一七,算是標準等級.有段數的光圈環,有對焦切換功能,價錢麼也是一萬七.三百二十五克
永諾的放大倍率零點一三,有點偏弱,有對焦功能切換配上功能按鍵,價錢則是最漂亮的六千左右.兩百九十五克
Viltrox的放大倍率則是最慘的只有零點一,只有無段光圈環,價錢應該是在八千到九千左右.三百四十克
Samyang的放大倍率是標準的零點一七,有一個比較特別的功能切換功能使用對焦環來做個人設定,價錢大概是一萬三,兩百一十克
五顆鏡頭看起來.....Sigma的應該算是功能最完整的.Sony則是最方便通用的,畢竟放大倍率高,最近對焦距離近.永諾則是最便宜,操作介面跟原廠一樣....Viltrox好像只有最重這一點.....不算優勢的優勢跟稍嫌讓人不放心的無段光圈環.....而Samyang
35 F1.8則是最輕巧的選擇,在鍍膜方面的表現也算是挺不錯的.
小鴨的食譜
進步
 |